用30封信道盡了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洛克菲勒的人生智慧!
約翰·戴維森·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創辦人,在全盛時期壟斷了全美國90%的石油市場,標準石油因為規模太大而被以違反反托拉斯法而拆分34家公司。洛克菲勒是人類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其家族迄今仍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這本書是約翰·D·洛克斐勒,寫給他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件,裡面透漏了許多洛克菲勒家族的經營智慧與人生哲理,也是幫助洛克菲勒家族創造及維持巨大財富的秘密。
以下為我彙整的每封信的精華重點:
第一封信:人生第一步
這是老洛克菲勒在兒子小約翰滿20歲時寫給他的信,在他準備要開始選擇人生方向之際,給了一些選擇科系的建議,還有對他的滿滿的愛與鼓勵。
1. 生命的價值不再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怎麼利用這段時間。生命帶給人的滿足並不取決於它的長短,而是取決於人的意志。
2. 老洛克菲勒在信中告訴兒子一個他當年求職的故事:他第一份工作是從事記帳的工作,他不提報酬而是認真的做超出自己工作應做的,發揮自己的潛力。
3.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重新活過,所以必須珍惜現在的每一分鐘。
4. 建議選擇在任何地方都有工作機會的職業,這樣只需帶著天賦跟技能就好。
5. 選擇職業是人生做出嚴肅決定的時刻,但不要有太大壓力,因為這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相信你可以跨越所有障礙,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第二封信:從商的準備
這封信是老洛克菲勒得知兒子小約翰對從商有興趣時,寫給他的鼓勵與建議。
1. 商場如戰場,商界是一個極其複雜、範圍無比寬廣的領域,是一個隨時有人破產倒閉、因過度壓力而一蹶不振的世界。
2. 如果想熟練掌握公司的經營方法,至少要花費五年的時間。在這五年中需要去熟悉顧客、工作場地、從業人員、經營陣容。外部力量的調整及內部力量的整合。
3. 一旦確定了目標,就應該盡一切可能去培養達到目標的充分自信,你的世界大小是由你決定的。偉大的成就源於崇高的理想,只要下定決心,宇宙萬物都會來幫助你完成你的事業!
4. 若想在商業上駕輕就熟,應該與相關職業的人進行交談,且必須選擇人生觀不偏不倚的人。
5. 只有優秀的忠告者才會對你必須學的課程提出建議,且會教導你,當達到了目標,自己開一家公司時,什麼事情是最為重要的。
6. 老洛克菲勒分享一個故事:他在上中學時,暑假期間去碼頭公司打工,在工廠裡做最累最髒的輪班工作,一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6天。他發現大部分工人都沒有任何怨言從事這一工作。因此他理解了兩件事:
(1)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必須從事這種工作。
(2)這些人將人生中最可貴的時間,都耗費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之下。
老洛克菲勒認為這兩種人是可悲的,並下定決心絕不成為這樣的人。
7. 要珍惜離開書本的時間,做什麼事情都要事先制定計畫,在選擇的職業範圍內,盡量增加一些實際的工作經驗。
8. 在正規的學校教育範圍內,抱著求知的好奇心去對待學業是必要的。求知慾越強,就越會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
9. 不要把學習內容局限於商業經營的專門課程,應該要拓寬視野、培養明察世間一切的智慧,掌握那間可以成為優秀管理人員的課程。
10. 洛克菲勒鼓勵兒子每年都開始一門新學問的研究,才會使視野更加開闊、具有新的人生觀。
11. 法蘭西斯·培根:「讀書使人富有、交談使人機敏、寫作使人沉靜。」洛克菲勒希望兒子要經常讀書,以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
第三封信:金錢表象
這封信是老洛克菲勒,在兒子小約翰即將進入社會之際,寫給他有關於金錢的看法。
1. 金錢是萬物的外表,而非核心。錢可以買到食物卻買不到胃口、錢可以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相識卻買不到知己,錢可以買到享樂卻買不到安寧與幸福。
2. 金錢是我們生存的核心,但卻不是最重要的,與使生活有意義的道德觀念毫不相關。
3. 處理金錢的方法是對金錢認識的結果,而不在於擁有金錢的數量。
4. 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遠不能合乎公正的。
5. 分享財富不是揮霍金錢尋求刺激,而是用錢去幫助他人做有意義的事,而不計較回報。
6. 當慷慨大方地對待他人時,別人也會同樣善意的對待你,這樣錢財就可以自由流動。當每個人都樂於分享,世界就會充滿生機!
7. 守財奴將不會快樂,因為貪財的人不能承受損失。反觀慷慨的人,即使當他們身處貧窮,內心也是富裕的。
8. 金錢是流動的、虛無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若認為錢財只能增多不能減少就是和呼吸、來去這些自然規律唱反調。
9. 如果真想賺錢,就必須置身於同類人之中,想成為百萬富翁,就必須加入百萬富翁的世界。那些賺幾百萬的人並不比其他人更聰明,但在不同的舞台上,金錢可以成倍地增長,他們才智獲得的報答也更多。
10. 如果想要賺錢,就必須要接近金錢,錢總是在屬於特定的地方出現,要靠近它,它才會靠近你。
11. 有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運用金錢。慷慨的施予者,不論貧富都將用金錢為這個世界帶來光明。
12. 做一個給予者和共用者,其他一切問題都會以某種出乎意料的方式迎刃而解。
第四封信:從最底層做起
這封信是老洛克菲勒當得知他兒子小約翰因為剛出社會工作,對工作感到挫折、提不起勁,洛克菲勒藉由他年少時的工作經歷來鼓勵他的兒子,教導他要如何從工作中成長磨練。
1. 任何成功者都是從小人物做起的。任何年輕人都渴望出人頭地,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2. 工作中包含發現自己的機會,只有不斷地發現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才能為自己累積經驗一步步邁向成功。
3. 老洛克菲勒在求學時的某一年暑假去找臨時工,面試時他回答:「我要所有工作中薪水最低的工作,因為我急需一份工作」於是就被錄取了。那時他做的是在組裝線上的低階工作,雖然每小時才20美分,但他對親手勞動感到樂在其中。
4. 不幸的是,工作第一天他就在組裝時被槌子砸到手指,於是他在下班後研究可以在受傷的情況下繼續工作的方法,後來他製作了一個小道具,使他可以輕鬆的在受傷的狀況下完成工作,工作速度反而加快了一倍,得到老闆的誇獎。
5. 當洛克菲勒完成工作後,他向老闆要求更多的工作,並且被委以一大堆雜務,幫助其他同事改善工作環境,盡可能的為公司及老闆提供協助。總是第一個到公司,並且下班後留下來整頓。時間一長,公司的人待他都如家人一般,他也加入了公司的壘球隊。
6. 有一次壘球隊隊長(也是公司的採購員)和洛克菲勒聊到工作,洛克菲勒覺得目前工作已經無法提高他的能力,希望找點更具挑戰性的事情做,才能學到更多東西。過一陣子隊長就過來問他願不願意到他的部門去工作。
7. 在短短三個月期間,洛克菲勒就從組裝線工人升到了採購訂貨員,之後又被升到部門經理助理,但可惜因為開學而必須離開公司。
8. 要成功必須要能夠成為一個好僱員,每份工作都能夠為我們贏得應有的認可、金錢和自尊,這過程會發現更多的樂趣,生活也會因此而變得精采繽紛。
9. 要學會在苦差中潛水,大多數年輕人都會經歷一些辛苦繁瑣、單調乏味的工作,但必須把這樣的工作當成是重要的起點。
10. 樂於接受並主動要求份外的工作,但要適度。必須有能力處理自己所要求的工作,並且能夠全心投入。
11. 如果對於如更好的改善自己組織內的工作,要大膽地提出來。
12. 雄心勃勃,但絕不張揚。真正的成功,是兼具智慧、人格魅力加上努力。
13. 原動力和奉獻是帶來成功和喜悅的最好「進攻」策略。
14. 人與人的差距,主要是在思維模式,會隨著日積月累將這差距拉大,要不時思考和優秀的人之間的差距並總結,才能迎頭趕上。要善於觀察、學習、思考和總結。
15. 成功的規則有時不是這麼明顯,需要有很高的悟性與洞察力,面對差距和挑戰。要及時的調整心態、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學會獨立思考、多謀善斷、隨機應變。
16. 做小人物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沒有從小人物做起的勇氣。
第五封信:與公司同時成長
這封信是老洛克菲勒當得知了小約翰和姊姊一起報名大學管理學講座時,寫給他的鼓勵。
1. 為了成功,必須不斷地學習,這是企業界的第一原則。累積的知識越多,成功的希望才會越大。
2. 在企業界能出人頭地的,除了有經驗外,還需是能積極制訂計劃提升自己的人。除了在每天日常工作外,還懂得學習現代技術或提高銷售成績的革新人員。
3. 若能利用下班時間充實自己工作相關的知識,就可以輕易超越大部分人。
4. 每一本書、每一個人、每件事都是學校,社會是最好的學校。
5. 知識豐富的唯一條件,就是透過各種途徑吸取知識,除了知識外,還須讓自己的胸襟更加廣博、使自己的目光更加敏銳,才能輕鬆地應對人生奮鬥中遇到的各式各樣問題。
6. 不但要善於抓住機會,更要會善於創造機會,積極的利用閒暇時間終身學習。
7. 在圖書館工作可以大幅提升效率,並且得到對於工作的信心及掌握。
8. 只有善於學習的人前途才會光明,未來的競爭不是只有簡單的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競爭,而是學習能力的競爭。
9. 作為一個公司的經營者,個人的成長不能落後於公司的成長,管理能力必須隨著公司的發展而加強。
10. 要趁年輕多勤奮讀書累積知識,不然上了年紀會感到用功是件煩人的事。
第六封信:圖書的商業價值
這是洛克菲勒在小約翰工作三年,準備要從事公司的經營管理而讀了不少書,寫給他的一些勉勵。
1. 一定要從別人的錯誤中去學習,因為一個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經歷所有的失敗。
2. 讀書是學習別人經驗最好的方式,在處理各種事情時,最好可以閱讀相關經驗的作者所寫的寶典奇文。
3. 每月至少讀一本書,是人生正確的方向。
4. 閱讀可以經歷不同的人生,並更珍惜及有效合理的運用上帝所給予我們的時間。
5. 這個世界上真正新鮮的事並不多,人生很多方面就是反反覆覆。
6. 兒子極少與父親相同、不及父輩的占大部分,超過前輩的只占少數。
7. 不要結交比自己還差的朋友。
8. 心甘情願接受自己的命運,不可能任何方面都出人頭地。
9. 不了解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無知。
10. 真正的教育,是帶著無限好奇心和求知慾觀察這個世界的意願。
11. 建立公共圖書館,是呈現金錢價值的最好方法。
第七封信:商業的靈魂
這封信是洛克菲勒寫給小約翰,提醒他經營公司研究與開發的重要。過創造性的生活需要足夠的勇氣,創造性是無人涉及的領域,但將有一個偉大的發現,就是更了解我們自己。
1. 想要成為成功的商人,必須總結經驗及教訓。
2. 很多公司將利潤以紅利方式分發給股東,卻沒有投入新產品的研發,這是個嚴重的錯誤。
3. 優秀的公司應該重視產品研發,這樣才能使公司生存並立於不敗之地。
4. 企業要取得成功,必須要在員工的思想意識中,樹立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觀念。成功要依賴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思維,同時加上知識和努力工作。
5. 思考如何更好的接觸新客戶、解決客戶存在的問題、進行談判、完成合約、平息員工不滿情緒、鼓舞團隊取得更大的勝利、出色的交談和演講,這些都是創造力的表現。
6. 身為領導者,他的任務不是把偉大加諸於人,而是要去發揚這種偉大,因為偉大早已存在。
7. 創造能力應用有四個方面:「心理活動」、「成熟期」、「孤獨」、「主人翁精神」
(1) 心理活動-必須對於準備調查的課題,儲存所有已知的事實,然後潛意識會對於錯綜複雜的事實理出頭緒,進而產生解決方案。
(2) 成熟期-構思的發展需要時間,有時必須花上好幾年,然後產生創造性的突破口,生活中反覆遇到不同的啟發,搭配我們的知識儲備,才能產生創造性的「靈感」。
(3) 孤獨-孤獨是創造力最重要的催化劑之一,為了抓住靈感必須給予心靈一個可以構思的、安靜的、心平氣和的環境。安靜時刻可以使新的構思浮現,培養想像力需要孤獨。
(4) 主人翁精神-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在兩個以上的人們之間,以合作精神所進行的知識和努力的統一。兩個人以上的合作,常常比自己一個人去想主意要好得多。
8. 競爭促使企業去思考,誰想得最好或最有創造力,誰就贏得競爭。
9. 對於新的產品推向市場「要保持謹慎」,要將一部分暫時保留,等待時機。要讓對手先亮出底牌,當對方認為自己佔上風的時候,在將一個充滿革新精神、設計近乎完美、足以使對手退縮的產品推出。
10. 從公司管理的角度來說,更多的是透過建立一種制度、理念、文化,來增大創新的概率和提高創新帶來的價值。
第八封信:企業家的品質
這封信是洛克菲勒得知一位客戶的採購負責人想要求小約翰在十加侖的油桶中只裝九加侖,並且給予他回扣。而小約翰為了要得到新負責人的認可,想要妥協或是給他一些好處。告訴兒子他年輕時也曾經犯下類似錯誤,感到終身遺憾,於是寫了這封信提醒小約翰道德是人們作出選擇的勇氣。
1. 企業家要有節操,如果幫助客戶欺騙自己的公司怠忽職守,等於鼓勵唆使他做壞事。
2. 在商界生存最重要的一點是誠信。因為只有具有誠實人格的人,才是有道德、有品格、生活態度高尚的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正直、坦率是令人感到安心的,這種品質是事業成功的保障。
3. 不可否認有一批人,他們認為正直、名譽遠不如財富重要,但洛克菲勒堅信,世界不會寬容無節操的人長期生存下去。
4. 不應把誠實當成可貴的優點,而是應把它視為是商業人士該具備的基本品格,誠實是長期成功的基礎與原動力。
5. 靠背叛或詐欺得利的人,不可能長久的混下去,因為在企業界裡船的最快的消息,就是欺詐和違反道德的醜聞。
6. 許多父母由於自身的不良行為,潛移默化中教導孩子如何去對別人撒謊騙人,結果會在孩子長大後明顯表現出來,嚴重地影響孩子的人生。
7. 身為一名管理者,維護企業的誠信與信用也是主要責任之一。信用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只有誠實的面對企業的挑戰,才會感受到真正的精神煥發,這就是守信用的最大好處。
8. 對一名企業家來說,誠信遠比金錢有價值。金錢的誘惑是一時,品格的純潔是一生的。
第九封信:給予的奇蹟
這封信是在洛克菲勒得知小約翰參加了「認養老人」慈善活動,開心地寫下給兒子的勉勵。
1. 助人的友善舉動會令人身心愉快,很多人可能覺得幫助別人會尷尬,但事實上我們更應該為當別人需要幫助時,卻沒有出手提供幫助時感到尷尬。
2. 這世界就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你是什麼樣就照出什麼樣:如果你充滿愛意、友善、樂於助人,那麼世界也會同樣展現給你愛意、友善、樂於助人。
3. 給予是一種創造行為,當給予別人時,也覺得自己煥然一新。
4. 要去賺錢,光明磊落地賺,然後明智的花出去。
5. 『能賺錢者』和『能省錢者』若同時又是『能給予者』,便能獲得更多的神恩。把自己所賺的錢用來及時行善,始終熱心地幫助他人,是唯一可以證明金錢清白的依據,既然上帝給我們看護這些財富的許可,就要把這些錢回歸於社會。
6. 給予是人類最美好、最有益的行為之一,它有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一顆最沉重的心變得溫暖快樂。不論是給予金錢、時間、關心或其他,都會讓我們敞開自己的心靈。使我們人生更充實、溫暖。
7. 給予他人時不要尋求別人的注目和稱讚,不要期待給予後獲得的表揚,要享受單純為他人服務的喜悅,不計較任何回報。(同馬太福音第6章)
8. 我們擁有製造幸福與快樂的力量,付出一點關心和熱情只是舉手之勞。將明白我們有力量透過分享,開啟他人心靈的善良之門。
9. 成為奉獻者,將永遠不會感到孤獨。那些自發幫助別人的人,在遇到困難時都不會孤立無援,就好像魔術一樣,一定會有人在哪裏幫助他。
10. 善行會帶動善行,善良總是吸引善良,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連鎖反應。
11. 最高尚的行為是在個人條件最艱苦的時候作出的,換句話說,在我們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去安慰別人,在自己痛苦時去減輕別人的痛苦,在我們幾乎不能負擔時仍然給予和分享,這是最值得我們去做的。
12. 行動能證明我們的存在,而不是時間。持續地向世界奉獻我們的愛心,而美好的事物也會回報在我們身上。
第十封信:慎重對待誘惑
這封信是洛克菲勒得知小約翰的兩位大學同學邀請他投資新產業,但洛克菲勒認為投資新產業風險過高,而暫時不同意他兒子的決策,用這封信表達他的想法。
1. 合作是所有組合式的開始,這一過程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專心、合作、協調。一個良好的組織,每個人都要能提供團體其他成員所未擁有的特殊才能。
2. 好的合作夥伴是成功的一半,錯誤的夥伴可能比沒有夥伴更糟。
3. 如果合作夥伴中的成員大致都在做同樣的事,那麼不可避免會有比較辛苦投入的人,以及被催促的人,這樣就不算最佳搭檔。比較理想的模式是,每位夥伴最好可以提供不同的專業技術和貢獻。比如說:有人擅長規劃細節、有人擅長促銷和演講,有人擅長內部機制的管理監督。
4. 如果能做真正做到正確的技術、工作倫理的視野,就可以組織一對最佳搭檔。
5. 幾乎在所有的商業範圍內,至少需要以下三種人才-採購員、銷售員以及熟悉財務的人員。
6.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許多誘惑的停車站,要盡力抵制誘惑,誘惑通常看起來像每注必贏的賭注,但必然伴隨著失敗。
洛克斐勒在86歲時,寫下了這首短詩總結自己的一生:
“I was early taught to work as well as play,
My life has been one long, happy holiday;
Full of work and full of play,
I dropped the worry on the way,
And God was good to me everyday.
我從小就被教導既要娛樂也要工作,
我的人生就是一個悠長,愉快的假期;
全力工作,盡情玩樂,
我在旅途上放下了一切憂愁,
而上帝每天都善待著我。
後續20封信等之後整理完再PO~敬請期待!